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国家科技创新成就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国家科技创新成就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国科技创新成果?
1“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商业运行
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跻身世界前列
上万名建设者常年奋战,5300多家设备制造企业大力协同,自2015年5月开工以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便开始了“加速跑”,并终于在5年多后交出成绩单。
1月30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
2021年1月30日拍摄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
“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之后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说,作为中国高端制造业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是当前核电市场上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
由科技自立自强“打底”产生的一系列数据,可以为“华龙一号”这一地位做注脚:设计寿命为60年,反应堆采用177堆芯设计,堆芯设计换料周期18个月,创新采用“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安全系统及双层安全壳等技术,在安全性上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要求。“华龙一号”首堆所有核心设备均已实现国产,所有设备国产化率达88%,完全具备批量化建设能力。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的商运,对优化中国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碳达峰、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余剑锋所言非虚,据悉,“华龙一号”每台机组每年可发电近100亿千瓦时,能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口的生产和生活年度用电需求,同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7000多万棵。
2021全国科技创新大会?
2021国家科技创新大会定于2021年9月18-19日在北京举行。会议主题:协同创新,让科技照亮未来。
本届大会旨在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科技企业,发挥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专注自身行业和领域,推出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培育自身的核心业务,成为专业细分领域和行业“隐形冠军”,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生态。
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中国科技创新成就?
2019年5月一2020年5月的科技创新成果:
1、海射运载火箭实验。2019年6月,长征11号固体运载火箭在黄海将7颗卫星发射到600公里的圆轨道,这是我们首次从海上成功发射运载火箭,采取“海工+航天”技术融合,突破了海上发射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等关键技术,为今后快速发射运载火箭开辟了新的通道。
2、高速磁浮列车。2019年5月,时速达600公里的高速磁浮列车样车在中车四方公司青岛试验线下线,该项目是国家十三五计划的重点子项目,它的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已掌握磁浮高速列车的关键技术并具备产业化能力。
3、民营企业航天突破。2019年7月,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公司的双曲线一号遥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2颗卫星和3个有效载货准确送入300公里的圆轨道,这是国内第3家民营企业在航天领域的发射试验,是民营企业首次发射火箭零的突破。
2019年5月至12月我国的科技创新成就?
1.两项技术创新,第一是北斗三号系统迎来提供全球服务1周年。
2.北斗三号所有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完成组网。标志着北斗三号系统核心星座部完成。
3.进入收官决胜的关键阶段。第二是贵州平塘500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就是投入运行,开始外星文明探索。
4.期间不断不断发现新的脉冲星,发现新的脉冲星超过240颗,并且将会在2021年对其他国家开放。因为我们的目标远不止如此,我们还会对宇球更多的区域展开探测,星辰大海才是我们的远航的目的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国家科技创新成就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国家科技创新成就展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